所需時間:約 3 小時
建議行程:梅窩碼頭>銀河>袁氏大屋>龍貓巴士站>銀礦瀑布>銀礦洞>麥生記>梅窩碼頭
行程焦點:梅窩的優美恬靜環境,令人不期然地放鬆心情,一邊感受生活的自然氣息,一邊漫步打卡,解鎖村內各個人文景點。在這趟心靈感受之旅,透過歷史、自然的角度,發掘不一樣的慢調生活。

梅窩曾經是大嶼山的交通樞紐,其提供的渡輪服務,是居民往返大嶼山及香港島的主要交通工具。梅窩旺中帶靜,環境愜意舒適。作為郊遊好去處,梅窩齊集自然景觀、人文歷史及鄉村風貌,還在考慮週末要去哪走走,不如到梅窩來一次 city walk,一家人用雙腳感受這裏的山海人情。

梅窩最長的河流 —— 銀河
從梅窩碼頭出發,沿銀礦路途會看到又名梅窩河的銀河,這是由多條天然河溪匯合的河溪,連接著銀礦瀑布及銀礦洞。沿銀河行走,可以看到停泊在河涌的漁船,與河流相互勾勒出自然淳樸的人文觀景,並一路延伸至袁氏大屋。

銀河上游大多是未受影響的天然河段,位於蝴蝶山自然保護區,流經銀礦瀑布及銀礦洞。

走過袁氏大屋 感受二戰歷史
沿銀河走約 15 分鐘,即抵達袁氏大屋。這宏偉的堡壘式大屋又名「餘德利圍」,由中國國民黨前委員袁華照興建,估計興建年份約1920-1940年間。大屋共有六棟建築,包括主屋、前屋、穀倉、東更樓、西更樓及鄰接東更樓的小屋,均於 2009 年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。

更樓是指瞭望台,梅窩有四大更樓,其中兩座屹立於袁氏大屋之中。

袁氏大屋設計不只展現民間智慧,更於二戰期間扮演重要角色。整個建築群由花崗岩所建,屋內冬暖夏涼。當中的東、西更樓樓高三層,均配以堅固石牆抵擋槍炮攻撃,從外面亦可看到牆身開有小窗口,當中更設有槍孔,在二戰時期起到了監察和防禦日軍侵襲之用。

進入動畫世界 訪尋龍貓巴士站
離開袁氏大屋,往梅窩鄉事會路進發,於自然歷史徑梅窩段漫步,沿途感受悠閒的田園氣息,以及經過有「龍貓巴士站」之稱的休憩亭。這個特色休憩亭的亭頂印有樹葉圖案,加上仿木長櫈,猶如置身童話世界,流露出童心未泯的感覺。

以青山樹木為背景的龍貓巴士站,是個不錯的打卡位。

銀礦灣瀑布與銀礦洞
沿著小徑前行約10分鐘,聽到水聲潺潺,便來到梅窩另一個旅遊熱點 —— 銀礦灣瀑布,同時也被譽為是香港最容易到達的瀑布之一。

雨季時觀看瀑布美景,更能見證水量豐沛下瀑布的氣勢磅礡。

瀑布旁的是銀礦灣瀑布花園,內有中式涼亭。瀑布分為上瀑及下瀑,中式涼亭旁邊的為下瀑。大家可以在涼亭憩息,觀賞滾滾而下的湍流瀑布,及流水飛瀉所發出的悦耳樂音。

於銀礦灣瀑布花園的涼亭能欣賞到銀礦瀑布,也是個不錯的打卡位置。

銀礦洞的命名由來
沿路再往前走數分鐘,便可以看到一個拱形的洞穴,那便是有著過百年歷史的銀礦洞,亦是香港碩果僅存,由人工開鑿的礦洞。據歷史記載,其早於 1862 年便有採礦活動。本質上是鉛礦,但因為昔日洞內含有少量的銀,故吸引不少人慕名前來採銀,因此得名銀礦洞。

研究指出銀礦洞的洞頂用鐵器鑿成以承托泥土,從中可見古人開鑿礦洞的建築智慧。

時至今日,為安全起見,銀礦洞原有的磚牆已經加高至洞口位置,洞口處亦成為一個到訪梅窩必去的人文打卡點。

一家人到銀礦洞前打卡,見證香港昔日的採礦歷史。

行程小貼士:銀礦洞現已關閉,不宜內進,建議大家到洞前拍照留念即可。

回到 80 年代 享受懷舊美食
沿離島自然歷史徑梅窩段,步行約 20 分鐘便來到位於涌口街的麥生記冰室。冰室創於 1954 年,經歷時代變遷但仍保留舊式冰室的裝潢設計,充滿老香港情懷。

在梅窩長大的麥生記老闆 Chris,早年曾在澳洲讀書,而在梅窩仿如外國般的慢活節奏正是吸引他留守這裏的原因。他強調:「不用返工放工都在同一個急促的節奏上。」

看著梅窩在近10年的變遷, Chris認為這裏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地方,會不斷出現新商店、新面孔,但當遠離熱鬧市區往內探索時,仍能看到梅窩鄉郊特色的一面,還有 原居民鄰里之間的熱情與熟絡,這些都是Chris眼中梅窩獨有的人文魅力。

麥生記店內掛著各式各樣的舊電影海報,展現老香港情懷。

大家到訪梅窩可能只會到其中一、兩處景點打卡,Chris 就推薦大家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探索梅窩。他認為在梅窩觀光,最重要的是感受這裏的氣氛,想感受浪漫的話,可以到沙灘聽海浪;想湊熱鬧的話,可以到涌口一帶吃飯聊天;想沉浸在歷史文化之中,則可以到銀礦灣瀑布及銀礦洞。另外也可以考慮以單車代步,穿梭在社區與鄉郊之中。

假日一家人來梅窩 city walk,放慢腳步細味這邊獨有的風土人情、自然環境與歷史遺址。輕鬆的半天旅程,打卡同時感受人文風光,相信一家人都能滿載而歸。

 

如何前往梅窩碼頭
1.
在東涌市中心搭乘 3M 號巴士至梅窩碼頭,或
2.
在中環碼頭 6 號碼頭搭乘渡輪至梅窩碼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