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需时间:约4.5小时
建议行程:大澳巴士站>少林武术文化中心>虎山观景台>吉庆街>大澳巴士站
行程焦点:探索藏身于大澳的少林武术文化中心,全家变身武术学徒,学习基础少林武术与文化,锻炼身心体魄。

大澳被誉为“港版威尼斯”,其水乡形象深入民心。除了独特的渔村风貌,这里尚有不少极富特色的体验值得探索,例如前往少林武术文化中心学习少林基本功及拳法,强身健体;或是登上虎山观景台欣赏美景,洗涤心灵;更可到吉庆街品尝大澳地道美食,将当地特产带回家。

弘扬武德 潜修少林武术
从大澳巴士站出发,沿石埗仔街步行约 15 分钟即可到达大澳少林武术文化中心。中国少林武术文化始于北魏时期,少林寺建于中国河南省嵩山,距今已有超过一千五百年历史。而位于大澳的“香港少林武术文化中心”,其课程正是传承自嵩山少林寺,以“弘扬少林武术文化,推广健体强身精神”为宗旨,并糅合禅文化促成“禅武合一”的修炼核心,适合有兴趣体验正宗少林武术的朋友,锻炼体魄的同时修炼心神。

中央正门牌匾上清晰写着“少林“二字。

学武同时锻炼体魄
少林武术文化中心备有多元化的设施,包括可容纳超过100人的室外练武场、室内练武场及营舍设施。在体验班上,大家可以接触到少林基本腿法、手形及步法等。出拳或马步的姿势皆蕴含多种变化,同样讲求力量及身体协调。此外,反覆练习的过程也有利腰、腿、臂等部位的柔韧度及肌肉力量锻炼。过程中, 导师会指导学员练习,并反覆修正姿势,让大家能在课后把学到的拳、腿、手及步法串连起来,流畅地展示少林武术,使出少林真功夫!

小朋友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得有板有眼,这些都是传统课堂上鲜有的体验。

锻链身心于无形
“武德”是练习少林武术的另一项“基本功”。习武者都必须恪守尊师重道的精神,例如练武前必先“抱拳”以示对导师的尊重,比武前双方亦需先行礼。另外,也有严格规定比武双方不可使用暗器及偷袭对方。在追求德行的习武氛围下学习,对提高个人品格有着莫大裨益。

除了培育德行发展,习武更有助于提升专注力。习武者时常发出“哈”、“哼”、“呼”、“呀”、“威”等语气助词,并非单纯为自己呐喊助威,更是籍此调整呼吸,专注完成整套少林武术动作。

保持稳定姿势与流畅动作是习武的重要一环。

行程小貼士:建議穿著鬆身但不累贅的衣物,方便耍出不同的少林功夫動作。

登上虎山 寻觅中华白海豚
完成体验课程后,整个人神采奕奕。趁着精神饱满之际,在中心门前循路标指示,沿大澳郊游径步行约15分钟登上虎山观景台,远观对岸香港国际机场与港珠澳大桥的壮阔景色。

虎山位于大澳西边,因其红色栏径而获称“迷你万里长城”,是不错的观赏日落胜地。

下山品尝大澳特产
登高目赏万里晴空、山光水色后,再下山品尝沙翁、碳烧鸡蛋仔、张财记虾猪饼及烧鱿鱼等大澳特色美食,一饱口福!沿指示下山,经吉庆后街天后庙步行约18分钟即可到达吉庆街,在这边大家可以找到各种大澳名物及传统渔村美食。

吉庆街是大澳主要街道,街巷里有传统村屋士多与店铺,众多大澳传统美食及特产皆云集于此。

大澳盛产咸鱼、虾膏、花胶及虾干等,在大街小巷都能轻易找到它们的踪影,沿途处处飘来淡淡咸鲜香气。

大澳的街头小食大多是新鲜即制,份外吸引。

将大澳传统饮食文化带回家
提及大澳传统伴手礼,自不然会想起虾膏与虾酱。事实上,虾膏虾酱制作技艺作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,正正能体现大澳渔村文化的特色。

张财记在大澳开业逾60年,现任老板张志明先生表示其祖先初代皆为渔民,至近几代人从渔船迁上岸后,便开始“转营”虾膏虾酱:“大澳海域位于咸淡水交界,海鲜都比较鲜甜好吃。”

大澳红树林以前是一片盐田,引进海水后,晒干水分即产生海盐。渔民也会在附近捕获银虾仔,盐腌晒干后加工,制成虾膏及虾酱。从捕获银虾仔、将其磨滑、搅拌再放入竹篮晾晒,整个过程需时大概两、三个月。除了虾膏、虾酱,不少店铺为配合新一代的口味,也陆续推出如大地鱼粉之類的其他产品;希望游客能够随时重现大澳美食的风味,传扬大澳饮食文化。。

离开大澳前,不妨到吉庆街选购大澳特产,带回家当伴手礼。

这趟大澳少林武功体验之旅,既能一窥少林武学与武德的真缔,又可以修练身心。将所学到的招式动作多加练习,定能强身健体,对大小朋友而言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。

 

如何前往大澳
1.
从东涌巴士总站出发,乘搭11号巴士至大澳巴士总站下车;或
2.
从屯门渡轮码头乘搭渡轮前往大澳。